延續黃耀文學長的回答:談台灣有比較利益的產業發展策略

 



謝謝只見過一面的黃耀文學長,還用心回覆我的問題。


從2012年受清大彭明輝教授啟蒙開始,我便投入理解與建構台灣自己有比較利益的產業發展論(可參考文章(1)文章(2)  )。就像一個170公分的後衛,不會去跟200公分的中鋒比搶籃板。一年80兆GDP的全球市場中,0。6兆美金GDP的台灣,儘管其實不小,但還是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較利益。

林之晨學長講得好:「台灣新創團隊的問題之一,是只想追新技術,卻沒有想過如何合作升級台灣既有的傳統產業,後者才是真正幾十年已在全世界有市場有資本的企業」。

純軟體的特性是邊際成本為零,所以幾乎贏者全拿。但是如果結合台灣製造業
、電子業與半導體業的基礎,在物聯網相關領域中,台灣就有機會佔得一席之地。

以下面三個例子簡單說明之:

一、我曾經當面請教過工研院參與衛星研發的工程師,看到這幾年台灣發射福衛五號、七號,為何台灣似乎有趕上這一波衛星的發展?工程師即說明:因為數千顆衛星正在走極小化,要從像房間一樣大,縮小成像一顆球一樣小,其所需要的半導體相關技術,剛好台灣有基礎。

二、我自己擔任負責人已進入第五年的先進感知,開發視障有聲號誌的智慧化。同樣在美國從事同研究的廖正富博士告訴我:他在美國測試的智慧交通控制器,都是從台灣白牌過去的。我也觀察到日本一台交通控制器要30萬元台幣,而台灣已經cost down  到5萬元以下,只要在使用者需求與軟體UX上下功夫,還能加乘台灣製造業的成本優勢到歐美發展。

三、我另一家投入的新創磐昇國際,開發智慧射箭系統OrinArch, 今年初參加美國最大的射箭設備展ATA時,全美前幾大的射箭設備商Big shot馬上主動來找我們,如果不是疫情拖延,已經在美國開始測試。所以從台灣出發是不是就不能找到 PMF,或許未必。而另外,市值達到380億美金的智慧飛輪公司Peloton, 其硬體代工其實都在台灣。不只上市公司力山,其第二及第三代工商的健身器材業界前輩,因為看到健身器材智慧化的趨勢,不想再只賺取辛苦的硬體代工利潤,也跑來找我們商談是否有軟硬整合的新創團隊,可以協助既有健身器材業者開發智慧健身器材。

相信還有更多的例子正在進行


除了直接在創業圈摸索,
很幸運跟中研院林宗弘學長,以產業理論以及台灣企業排名資料庫的龐大資料為基礎,進一步從實務與學界的結合,繼續往前研究台灣的產業發展策略,希望有更多業界先進給予指教。


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and is filed under .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.0.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.

Leave a Reply

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