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明輝談思考層次的提升與跨領域學習 (錄音於20140907 清華大學)





錄音檔之前:

彭明輝: 你想成為跨領域的思考者,還是行動者?

我選行動者。





[錄音逐字稿]


...也就是說 ….我還是覺得我希望 … 我不知道彭老師會不會覺得,至少這兩年... 我也許有做出一點點..一滴的東西 , 但是我還是 … 我很貪心 …., 我希望我成長很多很多之後 ….讓我十年 、十五年, 也許去解決更大的問題 , 那 , 這件事情是說, 我現在覺得我自己 ...好像就是只是 … 每個東西沾一點邊..或什麼什麼.....那....我不想滿足於這樣, 所以你現在告訴我說第一件事是......


我告訴你 , 很簡單 ,你這個層次的人,要成為下一個層次的人, 你就是要做這件事。

連包括我的碩士生 , 我要讓他碩士畢業,我就要教他學會這個思考。


用這個方式來學會看東西的架構 , 跟......


不是,光學會這個思考,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突破 ,你就成為新的、完全不同層次的人。

你繼續讀,讀一百本書、一萬本書,都沒有用,你只是在重複大學的功力。

你都是大學的思考能力,只是一直有量的增加,你不會有層次的跳級,現在教你的是要跳級。

台灣很多大學正教授的思考能力... 大學部...他只是知識比人家多十倍二十倍...


即使我要在創業圈,或商學界,甚至在大公司裡面要到下個階段...


你要成為學者、你要成為企業領袖,你要成為一個有能力embrace大範圍的事情的人,你要做這件事。你要有能力做到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,你要學會這件事。學會成為一個思考者,而不是讀書人。


我們現在最大問題就是通通都是讀書人嘛,沒有思考者嘛 !  你要學會成為一個思考者。

哲學就是思考,哪有什麼談別人的哲學,荒唐渾蛋的東西。
哲學只有一個 ─ 成為哲學家。


其實,你就是要成為思考者。所以,怎麼學會思考?

給你任何一個問題..你現在不是...你說你...assign你的工作叫什麼?


廣告平台的規劃


廣告平台的規劃, 你自己就要問,做一個廣告平台規劃者,我的工作是什麼。自己給自己define , 不要怕,你就開始define,我做一個廣告(平台)的規劃者,我應該、我的工作是什麼、別人在做什麼,我最優先應該做什麼,我怎樣才能贏人。你就開始,一直問,然後就開始一直回答。所有你回答的,全部變成你的Hypothesis 。

第一輪齁,就這樣一直問,一直答。問答問答問答,然後就開始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,然後不 知道答案的地方就打問號。然後你認為知道答案的地方,你就一直proceed,一直推論下去。然後你就會這樣一直  帕帕帕帕 ,弄出一大堆齁,到了,說完了。你發現你已經開始重複講自己講的話,我不知道你的思考能力有多強,你思考能力...越強你可以講越久,講到你已經不行了,發現自己在重複了,有一大堆問題,最重要的是,所有問題,都是closely-related ,in...在一個 cohere structure 裏頭。

為什麼我們讀到的,都叫資訊,那個是fragments,fragments 加在一起叫fragments ,它不會成為system ,system 從哪裡來? … 除了你沒有系統這個東西。

所以,你就把你這個大架構拿出來,你就開始讀別人東西。一讀,你就開始跟他,叫做對話。一方面看到,ㄟ,嘩他居然看到這...我沒看到的,不是對錯,
叫angle,叫perspectives。 根本沒有對錯那件東西。

外部的世界,隨著時間空間,一直在變,一直在流動,是看問題的架構。當你看問題的架構非常完整的時候,你在任何一個現場,你什麼都看到。當你看問題的架構不完整的時候,你在任何一個現場,你什麼東西都漏掉。

沒有knowledge 這個東西,哪有什麼 knowledge 這些東西,knowledge 不是action 嘛。action是什麼? 是act upon ,是re - act,所以根本知識不重要,是架構。一進入這個場合,去看到一個action發生了,我馬上知道,如果我react ,會牽動多少東西。就是那個 , perspective。
所以,任何一個人一談進來,看這個acticle,而且我知道,喔~原來有這個因素被我忽略掉了,沒有對錯,只有忽略。原來有這個角度、原來有這個角度、原來有這個角度,你不要覺得你跟他不一樣你一定錯。那我為什麼跟他不一樣?我注意到什麼,他注意到什麼,就用他的去開始校正你的結構。用他校正你的結構,一篇一篇一篇進來,一直在校正你的結構,而且在enrich 你的結構。這個東西會刺激你,你就開始...就開始生長生長生長,就像那個大腦的神經觸原理,突觸一樣,一直長一直長一直長,一邊長出去,一邊就一邊讀,你就開始就跟他一直對話一直對話一直對話一直對話。在對話的過程中,有些東西,你無法判斷是非,不知道他對還是你對,不知道他那個東西應該放在你哪裡,因為,你沒有準備好。你的突觸只到這裡,他的問題意識在那裏,中間沒有connection,這一段是一個無法理解的東西。

從你離開大學後,除非上級要求你,除非你的判斷裏頭認為,他是短時間內你非要react 不可 的部分,否則你就擱著吧。我們不懂的東西永遠都太多,我就把它叫作自然式學習法。你不要強背強記,沒必要。只有特殊的、urgent 的東西你才硬是first priority,硬是拼命長長長長、長過去。不是讀懂,是長,拼命逼著你自己思考,拼命對著這一篇,這一篇不懂,找它相關的所有的文獻。

找出一堆文獻,讀閱讀的方式,不是讀它,是跳棋,我這個棋子要走到這裡,不是最短的直線走法,是布局。我哪裡犧牲一顆、哪裡犧牲一顆,然後我就可以這樣跳跳跳跳跳。所以我讀文獻的時候,不是像人家那樣子教科書讀的。我決定這個地方我要攻擊它,攻它了,我會去identify 我跟它的距離,我開始大量搜尋paper,搜尋paper 只是要做布局,這個paper在講什麼我不管內容,我只管它的主題,它會塞我跟它中間的哪個位置,這篇塞在哪裡,那篇塞在哪裡,帕帕帕,帕完以後,我選一個最適合我的路徑。ㄆㄧㄚㄆㄧㄚㄆㄧㄚ這樣(形容跳棋),所以我對大略讀過的paper,回答一個問題,我大略讀過paper可能二三十篇,我最後真的從頭,有吸收的,可能只有三篇。每篇我很可能只吸收它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。這叫做problematic …. problem- oriented 思考跟閱讀。但是problem - oriented 那個 orientation 在這裡。 … 除了這個 … 沒有嘛,這就是台灣的人,在學習讀書思考,最大的一個弱點,你一直都忘記只有一個人有思考能力,叫做你,別人跟你不相關;只有一個人有系統,就是你,別人跟你不相關。很禪宗對不對? 其實禪宗就是在講這個心法心鑰。你用這樣一個 problematic 的方法,你就跟人家這樣對話,就會一直長一直長一直長,長出來之後,你所看到的東西,一定是跟你這個人特質,__(無法識別) 的最好的。它是你的弱點中你能理解的部分會被你吸進去,你的長處中,別人沒看到的,你一定會發揮。因為你先自己想過,因為你自己先定義過。所以你的問題圈圈中,你定出來的那個問題的圖表裡頭,一定有屬於你的東西。

這一個竅門,是我對我兒子念博士的第一個要求。我跟我兒子說過,你要念博士之前 , 我只有一個要求:你要有一個問題,你知道為什麼要回答,而且你已經開始想,而且你已經想了一堆問題,那個才是博士論文題目。出去外面找個名師給你一個博士論文題目,那通通都死的東西。是你老闆在想,不是你在想,你沒有根,你沒有屬於自己的根,所以你沒有contribution 的能力,因為你不是從自己開始的,你沒辦法contribute。你會到一個公司裏頭去,你聽了一大堆,你什麼都懂,人家問你:「ok , what can you contribute?」,「我只會鼓掌」。因為你被所有的知識、所有意見淹沒掉。你問題不做為、不把自己問題先撐開來就讀書,你一定被知識全部都淹沒掉,你永遠出不來的。

作為思考者,第一件事是這個,把problematic 打開來。

我是個思想家,成為一個思想家,就要把這個問題的深度弄到非常非常的深;
成為一個行動者。不需要回答自己每一個問題的所有細節答案,你最重要是要知道,一個問題的perspective 打開以後,有多少問題是closely-related,你對每個問題了解的depth,你可以輸你底下的每一個人,每個人對任何一個問題掌握的深度要超過你,這是一個行動者的特色。

思想家不是,我一個經濟系的...我一個學生在清大經濟系當正教授,他說「老師你這樣太辛苦,我幫你讀書、我幫你回答問題...我幫你什麼什麼......」。我說不要, 我沒有一個東西有辦法別人代勞,因為它在我的大腦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,我不可能幫我這個複雜的系統deploy給你看。

你不需要這樣,你所有的裡面的細節都是人家的,但你知道你要他回答的是什麼,你知道他回答的答案跟他那邊是什麼,所以你成為一個 T 型人的那個T的核心,你底下可以帶一堆 I 型人。在台灣目前...你能帶的只有 I 行人,所有想要學 T 型人的,要學會這個。沒學會這個的都沒有能力當 T 型人。T 的意思是,我的問題的perspective ,大到跟你overlaps,所以當你在講的 帕帕帕 的時候,我根本不知道你怎麼發現的,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細節,但我知道你的東西在我...卡在這個位置,你卡到我這一塊,我這一塊我知道該這樣嵌上去,相嵌上去,我把我東西講出來,...是那個架構。問題架構的發展能力,學會這個。

當你學會這個,你會覺得又很好笑的一件事,什麼叫專家
書有三種,一種叫理工,一種叫人文,一種叫社會科學。
理工的東西要有深度,別人無法代勞,我懂得就是我懂得,我講給你聽你也不會懂,你必須自己想辦法懂...。理工的東西是,它是理工的,我根本不懂你的東西,我不想懂,你告訴我你的假設你告訴我結論,我就直接拿來用。跟玩電是 一樣。

社會科學是另外一個非常典型,很有趣的東西。
社會科學的讀書法就是這個讀書法 - perspective
Horizon ,這個叫Horizon 。看問題的視野。

視野打開了,社會現象就看得懂。

你以後如果要帶,是帶底下的人一小塊一小塊的變成小 T 型人。不過那個之前,你很重要的事情其實是來自於你有大架構。你會知道他完成什麼,你會知道他完成什麼。那下來另外一堆skill 是,作為思想家不需要,你要覺察到他不滿,你不能等他爆發。你要有辦法讓他了解你的貢獻是什麼。

那最好是大家都有點 T 型人的傾向,只是沒有成熟度。那怎麼辦?如果你成為一個最低階的主管,我會建議你很重要的,教底下的人學這個思考。當他們開始學會這個思考,他就會開始rich out。他不需要答嘛。什麼叫專家,專家只有兩個東西,他看問題的架構比你完整。一旦看問題的架構有了,以理工來講,剩下的就是邏輯。我不需要知道邏輯。我如果需要,我自己也有邏輯。

所以其實領域哪有那麼困難,跨領域學什麼? 學經濟學哪有什麼困難? 經濟學只有兩個,一個是邏輯演繹的部分,一個是社會科學的部分。邏輯演繹我幹嘛理你,因為邏輯演繹裡面有很簡單的東西,你假設,然後結論,就這樣結束了嘛。中間我管理你幹嘛,全部都是恆等式嘛。

我在讀經濟學,全部都在看它的觀點,所以我才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,去讀這麼多經濟學的學派,然後才會知道說,喔...原來這個學派漏掉這個,那個學派漏掉那個,那個學派漏掉什麼,然後才有辦法把各個學派的東西 全部 assemble 在一起。當你知道怎麼看問題的時候,後面的邏輯你本來就有啊,你幹嘛重頭學一次?所以用這種方式學習,甚至用這種方式讀書,你速度超快,然後我說過嘛,讀得比人家更少,比人家更精準,因為邏輯在你那裏嘛!你為什麼讀不懂別人的書?因為你讀了半天你不知道他的系統。你一開始想你就已經有系統,你幹嘛讀人家的paper去猜人家的系統,那多累的一件事。所以你有你的系統,他有他的perspective,兩個一加起來,那個邏輯就出現了,要學會這個叫做大格局的...看問題的...(方法)。 直接下一段......



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.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.0.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.

Leave a Reply

技術提供:Blogger.